2022年3月2日,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石福臣教授在线上为同学们带来了“名师引领”通识课第三讲《探究奇妙的植物世界》,精彩的课程吸引了南开大学不同学院的200余名师生参加。1997年,石福臣教授于日本东京大学获农学博士学位,之后历任日本环境厅及森林综合研究所特别研究员、东北林业大学教授、中科院地理学科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日本东京大学客座教授、北海道大学客座教授。石福臣教授长期从事植物分类学和植物生态学研究,讲授《植物学》、《药用植物分类学》等本科生课程,荣获南开大学教学名师奖、天津市优秀教师称号和南开大学第八届“良师益友”十佳奖等。
为什么世界第一大花庞大却散发“奇特臭味”?为什么世界寿命最长的树“经久不衰”?为什么世界最高的树“屹立不倒”?石福臣教授用三个神奇的现象将同学们带入奇妙的植物世界。
从第一个细胞在植物中被发现,到第一种病毒首次在植物中被分离出来,再到遗传学规律在豌豆实验中首次被揭示,植物学的研究和发展帮助人类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世界。能源危机、全球变暖、粮食安全、疾病肆虐,人类社会的发展面临诸多难题,而植物学的研究和技术开发为人类应对这些挑战提供思路和方法。石福臣教授用生动事例和详实数据向同学们解答了课程的关键问题“为什么研究植物?”。他还对同学们寄予期望,勉励同学们能够以袁隆平、屠呦呦为榜样,成为一名对人类抱有责任感的科学家。
课程的最后,石福臣教授着重介绍了“奇妙植物”的根,展示不同生存环境下植物根以及不同类型的根的不同结构与功能。石福臣教授还讲述了他将东北红豆杉成功种植于南开校园的故事,他提到“植物的根很重要,人类应该重视根的生长规律,爱护植物,尊重植物,理解植物”。“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生物学科的学习也应该从最基本的知识学起”,石福臣教授金句频出,同学们受益匪浅。
课后,石福臣教授与生命科学学院11名本科生进行了面对面交流。交流过程中,石福臣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营林学和土壤结构等专业知识,给同学们提出了种植绿植的建议。石福臣教授的精彩讲述体现了他渊博的专业知识和浓厚的专业兴趣。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同学们可以带着“玩”的心态去学习,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并沉浸其中,定会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