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血管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交叉融合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者:王辉作者:李东霞、程曲汉发布时间:2020-02-04浏览次数:672

202019-11日在南开大学生物站报告厅,由我校生物活性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共同发起主办了“人工血管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交叉融合论坛”,生物活性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孔德领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符伟国主任为论坛主席。此次论坛吸引了来自国内多家人工血管研究团队、医院血管外科、肾内科和心脏外科的临床专家,以及多位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人。与会人员围绕人工血管的临床需求与问题、基础研究的难点和突破点以及成果转化的经验与瓶颈进行深入交流。

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的丁小强主任和血管外科的岳嘉宁医生、以及浙江省人民医院的何强主任围绕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别作了报告。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樊瑜波教授、东华大学的莫秀梅教授和王璐教授、郑州大学的王小峰教授(委托学生)、陆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的朱楚洪教授、西南交通大学的杨志禄教授和我校孔德领教授、赵强教授、王恺副研究员分别围绕小口径人工血管研究相关的最新进展作了汇报交流。来自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肾内科的李华主任、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的蒋华主任、上海曙光医院肾内科的叶朝阳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的张宏鹏主任、和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的胡波主任分别围绕血管内瘘感染与堵塞等问题与对策等作了报告。来自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胸外科的殷猛主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小儿心外科的吴忠仕主任(委托学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的杨燎医生、和北京阜外医院血管外科的于淼医生分别报告了人工血管在临床前的研究进展。最后,来自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的尹良红主任做了人工血管通路建立、维护与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报告。

会议期间,来自天津泰达国际血管病医院血管外科的何国伟主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医院肾内科的丁峰主任、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血管外科的何菊主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的董智慧主任,以及北京理工大学的冯增国教授、天津大学的袁晓燕教授、陆军军医大学的曾文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刘海峰教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胸外科的付炜副研究员和本校的王淑芳教授等专家,分别主持了会议报告或参与了讨论,碰撞出许多交叉融合的创新火花。

此次论坛围绕小口径人工血管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交叉融合,吸引了来自临床、基础研究的专家和市场投资转化的津外人员80余人,本校师生和天津其它高校师生60余人参会。会场讨论热烈,与会人员普遍反映收获很大。

此次会议得到了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徐荣祥再生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和领博生物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的协办支持,得到了北京赛泰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赞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