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不停学】"植物生理学实验"的线上教学实施和体会

发布者:王坚作者:植物学和生态学系发布时间:2020-03-08浏览次数:335

根据教育部和学校教务处等部门的指示精神和要求,为了实现“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的目的,2020年春季学期未返校期间采取线上授课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在多年来课题组教改成果的基础上,从2月初开始准备线上教学到现在,已经开展了2周的线上授课,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下面将授课的具体情况简介如下。

一、开课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保证线上授课的教学效果,课题组教师在开课前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准备工作。

学习了线上教学授课的操作方法。课题组主要学习并熟悉了雨课堂和学堂云以及腾讯会议的教学方法,同时了解了智慧树平台的使用方法。

重新设计了教案、教学内容与课件。根据线上授课的具体特点,教案中更加突出了互动教学的内容,借助线上平台的签到、弹幕、答题等手段,将已有的课程资源进行编辑整理,特别是在原有的课件中插入了投票题和选择题,并整理了测试题,以强化教学过程中互动和讨论。同时为突破实验课程线上教学的难点,课程组已经将主要操作和仪器使用注意事项以及实验课程的讲解视频逐步上传到了学堂云和雨课堂。另外,课程讲义、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等也在开学初及时上传到了学堂云平台。

 

及时与学生建立联系,预先了解学生的学习硬件和平台使用情况,包括是否有电脑,能否登录学堂云和雨课堂。同时通过雨课堂和微信群多次发布通告便于学生提前了解授课方式和要求,以及学习资源的发布平台并确保学习资源能正常使用。此外通过预讲,以测试平台的稳定性,同时熟练线上教学平台的使用。

  

二、授课前对学生的预习要求

为保证线上教学效果,首先在开学前一周通知学生查收已发布在学堂云平台的讲义和实验课件,以及实验的视频讲解等预习资源,并通过雨课堂公告和微信群通知学生进行预习和软件下载准备。

       

 

三、线上授课操作过程

在第一次雨课堂授课过程中,为实现师生互动交流教学的目的,同时开启弹幕和微信群,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并解决课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借助雨课堂自带的投票、各种形式的答题(填空题、选择题、主观题)功能实现互动教学。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雨课堂带有回看功能,可以方便没有上课的同学课后自行学习,亦可以随时多次回看复习使用。

    

另外,经过第一周的雨课堂教学实践,结合院里多位老师的经验,在第二周时采用雨课堂和腾讯会议同时进行直播的形式,更好地实现了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与讨论,而且也可以解决万一遇到网络拥堵雨课堂出现卡顿情况的问题。

四、授课后的复习工作

为巩固线上教学效果,授课后的复习工作主要由以下两方面组成。首先,布置课后作业。借助雨课堂的课件或公告功能可以方便地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注重考查综合性。第二,进行课后互动答疑。收集统计雨课堂的课堂疑问,借助课程微信群进行进一步的讲解和说明,并在课后随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好授课后的答疑互动工作。

五、线上教学体会

鉴于雨课堂良好的授课体验,本课程将雨课堂结合腾讯会议作为首选方案。感谢学校教务处和雨课堂平台老师的辛勤付出,为所有本学期的任课教师开通了会员,而且完成了学生信息的录入,可以方便进行线上语音或视频直播授课。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课程讲解中包括实验流程中用到的仪器设备和实验现象与结果的展示,结合讲授时对容易出错的操作环节和失误的操作结果展开的重复讨论,同时利用实验室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让有条件的同学通过完成虚拟实验来强化学习效果(植物水分的运输和利用虚拟实验,设施果树无土栽培技术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稀缺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物的虚拟合成实验,分别对应我们的前三个实验项目)。其他同学开学后再行完成。这些具体的可视化素材和多种方法的综合使用,有效突破了线上进行实验教学的难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并收到不少学生的好评反馈。

    

总之,通过开展线上授课教学,实践了课前-课中-课后的混合式教学方法。但由于授课时间较短,期待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并学习其他教师的线上经验,在授课经验、准确掌握学生的上课状态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以保障收获高质量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