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教育部网站公示了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名单,拟认定3560门课程,其中我院2门课程入选。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 负责人 | 课程团队其他主要成员 | 类型 |
1 | 微生物生理学 | 潘皎 | 刘方、吴卫辉、马挺、靳永新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2 | 稀缺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物的虚拟合成 | 朱晔荣 | 王勇、石福臣、白艳玲、刘巍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2019年出台了《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全面启动五大类一流本科课程的推荐认定工作,旨在推动高校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我院入选的2门课程,都经过了长期的锤炼打磨,潘皎副教授负责的“微生物生理学”于2019年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运行,累计选课学生5309人,潘皎先后获得“南开大学魅力课堂奖”、全国高校生命科学类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和教学设计奖等,她还是南开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有效教学团队成员,在新技术、新方法教学手段使用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朱晔荣副教授负责的“稀缺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物的虚拟合成”项目采用“虚实结合、以虚补实、以虚促实”的教学模式,以植物学科的前沿技术合生生物学为思路,以烟草为生物反应器,设计了稀缺抗癌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物的虚拟合成,引导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去解决生产实践问题。该项目于2019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并先后被南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等多所高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