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杏忠教授在线上带来了题为《神奇的真菌》的精彩报告。本次课程是南开大学“名师引领”通识课《生物科学现状与未来》的第二讲,吸引了来自多个学院的160余名师生参加。
“什么是真菌?”“真菌是否属于微生物?”“真菌为什么能够长这么大?”……刘杏忠教授从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真菌外观讲起,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带领大家走进了神秘又奇妙的真菌世界。
刘杏忠教授将课程分为“多彩的真菌”、“真菌的功能”以及“真菌与动物关系研究”三个部分,从生物学现象开始,多个层次揭示生物学现象的科学本质及机制,结合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开拓同学们的视野,引导大家深入思考。
刘杏忠教授还在报告中同大家分享了真菌领域的研究前沿,并结合自己实验室的研究,向大家介绍了真菌与动物的捕食、共生和寄生关系,打破了大家对真菌的“刻板印象”。刘杏忠教授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的讲解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大家纷纷通过线上平台进行提问,课堂氛围轻松、热烈。
课下,刘杏忠教授同来自生命科学学院和化学学院的7名学生进行了面对面深入交流,同大家分享了自己从事科研工作的心得体会。他提到,科研人员要具备一往无前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心,认定的事情就要竭尽全力去将其“拿下”,不能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对科研工作来说,‘想’的过程和‘做’的过程一样重要,提前做好规划,可以使研究工作的开展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刘杏忠教授说,“当然,最好还能‘争’,争论的过程可以让你的大脑飞速运转,迸发出更多的灵感和火花。”
刘杏忠教授还鼓励同学们明确自己“想要什么”并坚定不移地为之努力,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研究,而不是做“Me too”研究,系统、规范地对待任何工作,做一个有大格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