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张宏研究员做客“百年南开之生命讲坛”

发布者:孙越作者:张琦发布时间:2021-06-04浏览次数:427

202163日,应生命科学学院陈佺院长赵绍伟研究员邀请,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张宏研究员做客“百年南开之生命讲坛”,在生物站报告厅作了题为“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in autophagy”的学术报告。报告开始前,赵绍伟研究员向大家介绍了张宏研究员的教育和研究经历、主要研究成果及所获得的重要奖项,之后,陈凌懿副院长为张宏研究员颁发了“百年南开之生命讲坛”主讲人纪念牌。

张宏研究员的此次报告分为三个部分:一、利用模式动物线虫筛选得到了多个多细胞生物特有的自噬(autophagy)基因并研究了其在自噬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理;二、利用模式动物小鼠研究自噬缺陷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三、重点介绍了液-液相分离(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在自噬选择性清除底物中的重要作用。

张宏研究员首先介绍了细胞器质量控制系统的多样性,引出自噬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在张宏研究员之前,自噬的研究主要是以2016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大隅良典(日籍)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酵母(单细胞)中筛选得到的调控基因为基础进行的。但是,多细胞生物的自噬有许多酵母中不存在的过程,只有很少调控这些过程的基因被报道,显然,在多细胞生物特有的自噬过程中应该有很多关键基因还没有被发现。张宏研究员团队发现,在线虫胚胎发育过程中,体细胞中的P granule是通过自噬被清除的,紧接着他们通过全基因组遗传筛选发现了多个新的自噬调控基因,其中epg-2, -3, -4, -5为多细胞生物所特有,而且epg-3, -4, -5的功能高度保守。接下来,他的研究团队系统地解析了这些多细胞生物特有的及其它一些自噬基因在自噬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理。张宏研究员团队还在模式动物小鼠中研究了自噬基因的功能缺失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这些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基础研究支持。报告的后半部分,张宏研究员重点介绍了液-液相分离在自噬选择性降解底物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的研究团队发现,自噬调控蛋白SEPA-1EPG-2通过介导P granule中的关键蛋白PGL-1和PGL-3的胶化进而促进它们被自噬清除。

报告结束后,与会的老师和同学与张宏研究员进行了热烈且深入的讨论,此次报告丰富了大家的知识面,提高了大家对多细胞生物自噬及液-液相分离的认识,让大家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