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引领通识课:刘林教授讲述“端粒与衰老”

发布者:孙越作者:刘金铭发布时间:2021-06-11浏览次数:514

69日,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刘林为师生带来生物科学现状与未来课程的第十五讲“端粒与衰老”,刘林老师讲课条理清晰,深入浅出,清楚地揭示了染色体端粒与人类健康和衰老的重要关系。

刘林教授有着丰富的学习和科研经历,曾先后赴英国剑桥Babraham研究所、美国康奈尔大学、康州大学作访问学者、开展博士后研究。曾主持多项国家重大项目,发表百余篇SCI论文。课堂上,刘林教授针对研究领域做了系统介绍,从课程主角“端粒”的概念入手,阐明端粒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序列,保护了染色体和基因组稳定性,而端粒的维持机制离不开端粒酶,端粒酶的缺陷可以导致端粒功能障碍,进而引起细胞衰老和肿瘤的发生。当然,刘林教授也提到环境、饮食、生活习惯和氧化应激都会引起端粒功能障碍,已有大量研究证明吸烟、熬夜等不良习惯会引起端粒变短,引发衰老,并建议大家平时加强运动,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避免由于自由基含量过高引起的端粒氧化断裂缩短的现象。随后刘林教授还详细介绍了线粒体、端粒和氧化应激之间的恶性循环:变短的端粒会引起染色质结构的改变,通过端粒的位置效应会引起基因表达异常,进而引发衰老和相关疾病。有趣的是,通过测定不同动物端粒长度,发现不仅仅是初始端粒长度,还有端粒缩短速度是物种寿命的有力预测指标。

刘林教授还分享了做科研的心得,他说:做科研一定要有兴趣,是要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是当实验员。带着兴趣做科研才会享受科研的发现,刘老师带着兴趣探究生殖细胞端粒长度,发现了精子和卵细胞的端粒并不比其他细胞长,但是当二者融合成受精卵之后,端粒长度就会明显增加这一有趣的事实。同时刘老师也解释了克隆羊多利寿命不过6年的原因,即其端粒长度短。“端粒”,一段看似抽象微观的DNA序列,却与人类衰老密不可分,这或许就是科研的魅力,它看似远离生活,实际上却在指导生活。

课后,刘林老师与十几位学生围坐交流,针对每位学生的困惑真诚、耐心地解答,大家纷纷表示收获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