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4日,2021年生命科学学院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在生物站报告厅举行,本次会议聚焦主题“一流课程和核心课程建设”。会议由学院教学副院长陈凌懿教授主持,邀请南开大学教务处处长李川勇教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王世强教授、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吴卫辉教授分别做主题报告,全院教师100余人参加。
会议伊始,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陈佺教授作致辞,他说百年生科大师云集、名师荟萃,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面向新百年,南开生科致力于打造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创新学术重镇和人才培养高地;近年来,南开生科积极响应国家和学校教育改革发展,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育人工作取得新进展,但在新时代、新形势、新阶段下的学生培养也面临诸多挑战,建设一流课程是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关键,希望学院全体教师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主动求变,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优质课程,扎实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再塑新百年南开生科育人的辉煌。
李川勇教授带来题为“落实南开40条 提升育人质量”的报告。她高屋建瓴的对“南开40条”出台及其要点进行了回顾,从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制度设计、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化通识教育体系、构建多样化特色化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以学为主教学相长的“师生共同体”等十个方面对“南开40条”的落实情况进行了介绍。其中,她特别就教师们关心的一流课程建设和申报要求进行了重点讲解。
王世强教授带来题为“面向未来创新的生命科学本科教育思考”。他系统介绍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人才培养改革的背景、思路及在核心课程教学改革、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新教研室体制和鹿鸣书院建设等方面的具体举措。他说,生命科学迅猛发展,生命科学已经进入了定量化、系统化、信息化时代,面向未来,要培养具有数理科学、工程技术、信息分析专长的生命科学人才。
吴卫辉教授带来题为“在微生物学和微生物遗传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的探索和感悟”的报告。他详细介绍了个人执教历程和教学心得,分享了在教学准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形式、考评与反馈、知识网络构建及交叉学科意识培养等方面的经验做法。他认为,作为教师不仅要将教书育人作为重大职责,还要当成是一种生活和情感、爱好,除了让学生系统掌握框架知识体系和培养学生自主科研创新的能力外,更要让他们养成热爱事业和生活、敬业的心态。
随后,陈凌懿教授介绍了学院本科课程建设的思路,首先要严格遵守和执行南开大学“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相关制度;其次鼓励学院教师开设人才培养亟需的交叉融合课程、小班核心课程和研讨课程;第三要加强课程质量监督和逆向淘汰,打造金课、淘汰水课,营造“教师善教、学生乐学”的良好局面。
与会人员表示主题报告深入浅出、综合具体、受益匪浅,并就课程建设展开积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