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引领”通识课《生物科学现状与未来》第二讲——细菌与抗生素之战

发布者:孙越作者:万金鹏发布时间:2022-02-24浏览次数:165

2022223日,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吴卫辉教授在线上带来了题为《细菌与抗生素之战》的精彩课程。本次课程是南开大学“名师引领”通识课《生物科学现状与未来》的第二讲,来自不同学院的20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网络课程。吴卫辉教授2006年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和哈佛大学医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011年回到南开大学任教。吴卫辉教授多年来一直为生物伯苓班本科生讲授专业必修课《微生物学》,为学院本科生全英文讲授专业选修课《微生物遗传学》;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荣获全国高校生命科学类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获第二十四届全国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创新奖,获2020年南开大学唐立新优秀教学教师奖等。


“全世界有多少微生物”、“微生物与生态系统的关系”、“微生物的用途”,吴卫辉教授的开场提问成功激发了同学们对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神奇生物的兴趣,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随后,吴卫辉教授用详尽的数据、生动的案例进行了解答,也让同学们对微生物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微生物无处不在,我们与微生物共生”,吴卫辉教授以肠道微生物菌群与脊髓灰质炎病毒为例展示了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关系,通过介绍微生物相关的众多诺贝尔奖表明人类从未停下微生物研究的步伐,微生物的相关研究对人类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详实的世卫组织数据及临床研究案例,吴卫辉教授让听者逐步意识到耐药菌感染正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近年来,新型抗生素的研发、上市速度明显下降,而细菌耐药不断增强,人类不得不重视这场“细菌与抗生素”的战争,避免后抗生素时代的加速到来。

人类如何才能打赢“细菌与抗生素之战”?吴卫辉教授通过对六个专业问题的解答,向同学们阐释了抗生素的作用机理以及细菌的耐药机制。随后,吴卫辉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包括纳米颗粒以及噬菌体疗法等在内的应对耐药菌的策略,这是人类战胜超级细菌的希望。

在人类与细菌的共生和对抗中,人类应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转而充分依靠自身的免疫系统。在课程的最后,吴卫辉教授呼吁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与微生物都是大自然的一员,人类生活在微生物的世界中。”

课下,吴卫辉教授与生命科学学院的6名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入交流,分享了科研经历和人生感悟。他说,面对科研不应过于紧张而不敢尝试,应充满信心、勇于试验,在不同的领域扩展视野。他还鼓励同学要创新思路、发散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