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引领”通识课《生物科学现状与未来》第十二讲——生物膜的分分合合

发布者:孙越作者:万金鹏发布时间:2022-05-16浏览次数:139

2022511日,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胡俊杰教授在范孙楼报告厅为同学们带来了名师引领通识课第十二讲《生物膜的分分合合》。本次课程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共吸引了南开大学不同学院的200余名师生参加。胡俊杰教授长期从事内质网等重要细胞器的形态与功能研究,在ScienceCell等高影响因子杂志发表论文近60篇,曾获HHMI国际青年科学家奖,国家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

胡俊杰教授的课程以“讲故事”的形式展开,授课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科学发现的故事、科学家的故事以及生物膜研究的现状与未来。首先,胡俊杰教授提出“细胞为什么要有细胞膜?”和“细胞膜要有什么特性?”等两个问题,引发同学们思考,并通过将细胞膜比作国界线,生动形象的向同学们阐释了细胞膜维持内部环境稳态、与周围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信息传递的重要作用。

接下来,胡俊杰教授旁征博引,从细胞膜的发现讲起,将生物膜结构模型发展历史上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故事娓娓道来。如C.E.Overton利用大量化合物进行实验,最终得出细胞膜是由一层脂类物质组成的结论;材料学家Langmuir设计膜平衡技术的历程,以及后续科学家发现双层脂分子层模型、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明治模型和单位膜模型的故事。胡俊杰教授将专业知识与科学故事融会贯通,启发同学们学习科学家对待科研结论态度严谨、善于归纳总结科研成果的优秀品质,寓教于乐,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课程的第二部分,胡俊杰教授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导师Tom A. Rapoport的故事。胡俊杰教授通过讲述Rapoport教授艰苦但又充满传奇的求知历程。在艰难的科研环境下,先后进行了数学、化学、细胞生物学专业知识学习,最后在交叉学科领域做出突破性工作的优秀事例,激励同学们充分利用当今优越的科研环境,奋发图强,开拓创新。

课程的最后,胡俊杰教授介绍了生物膜的“分分合合”,分即分裂,合乃融合,“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包裹细胞和亚细胞结构的生物膜也是如此。”胡俊杰教授生动形象得解释了生物膜的形态发生和动态变化。课后,胡俊杰教授与13位本科生进行面对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