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引领”通识课《生物科学现状与未来》第十五讲——“病毒的入侵、复制与组装”

发布者:黎莎作者:万金鹏、刘祥、陈果、黎莎发布时间:2022-06-02浏览次数:10

20226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南开大学老校长饶子和教授为我们带来了“名师引领”通识课本学期最后一讲《病毒的入侵、复制与组装》。课程通过腾讯会议与直播平台同步进行,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200余名南开大学不同学院师生线上听课,近千名校外人员通过直播平台观看。

饶子和院士首先讲述了自己的求学和科研经历。他向听课的师生展示了许多珍贵的照片,记录了他在硕士期间以及在生物物理所工作期间的团队成员以及自己早期在胰岛素晶体结构研究中的工作成果。饶子和院士笑谈道:早期的奋斗与积累还是至关重要的。

在墨尔本大学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以及在牛津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后饶子和院士毅然回国,为我国结构生物学发展出谋划策。正如饶子和院士所说的“运气与机遇同样重要”,他抓住国家973计划的机遇,虽然创业艰难,但他坚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同时积极主动与多个领域的重要实验室开展合作,在包括病毒以及结核分枝杆菌等病原体微生物领域内做出了众多的重要性工作。

2003年“非典”爆发开始,饶子和课题组便开始从事冠状病毒的转录复制相关靶标蛋白结构功能以及抑制剂药物的研究。在冠状病毒领域进行了长达19年的研究积累,这使得他的团队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的情况下利用在前期积累的经验,联合国内多个顶尖课题组攻关了许多关键性靶标蛋白结构难题。在饶子和院士的科研经历中,同学们看到了“认真、耐心、坚持”的意义,大家受益良多。

接下来,饶子和院士根据自己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向所有听课的师生介绍了病毒的生命周期,包括三大步:入侵、转录复制、组装和释放。讲到入侵过程,他介绍了手足口病毒EV71CVA16病毒颗粒的高分辨率晶体结构的解析过程。这些工作为更加深入地了解病毒的致病机制,以及发展针对性的预防及治疗手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介绍病毒复制过程,饶子和院士通过细致的讲解和手中的蛋白质结构实体模型,展现了冠状病毒关键蛋白质复合物的装配过程。最后,饶子和院士讲述了疱疹病毒的组装机制,包括核衣壳蛋白复杂的相互作用以及精细的结构信息,为疱疹病毒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课程最后,同学们积极向饶子和院士进行提问,饶子和院士针对“Alpha fold对结构生物学有什么影响?”等领域内的热点问题也给出了详实细致的解答。饶子和院士在病毒领域渊博的学识以及他对待科研始终如一的态度给听课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都表示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