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在人体血液循环白细胞中占比高达50%-70%。这类细胞能够通过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效应(ADCC),或抗体介导的胞啃作用等,对肿瘤细胞进行直接杀伤。然而,当前用于临床实践的IgG型抗体对中性粒细胞的募集能力非常有限,而IgA型抗体则可通过其Fc与中性粒细胞表面受体FcαRI结合,高效募集中性粒细胞杀死抗体靶向的癌细胞。此外,IgA还可诱导肿瘤微环境中含量丰富的巨噬细胞产生比IgG诱导更高的细胞毒性,杀灭癌细胞。然而,尽管 IgA 拥有巨大的抗癌潜力,但由于IgA缺乏FcRn结合能力,该型抗体半衰期仅有约12小时,导致IgA难以成药。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鑫副研究员、张宏恺研究员联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付蓉主任团队,近日在Theanostics期刊上发表了题为“Self-assembly of X-shaped antibody to combine the activity of IgG and IgA for enhanced tumor killing”的研究。该研究通过向IgG轻链的羧基端融合IgA Fc,实现了一种同时拥有IgG Fc和IgA Fc,以及两个Fab的四叶草形状的新型抗体平台X-body。
该论文显示, 在药效方面,X-body同时具有招募NK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作为效应细胞的能力,在血液瘤、实体瘤热肿瘤和实体瘤冷肿瘤三种动物模型中均表现出优于IgG的抗肿瘤能力。在安全性方面,X-body不会引起免疫细胞之间的互相杀伤,不会引起小鼠体重变化,也不会造成小鼠体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肌酐(Cr)的升高。肝脏和肾脏的组织学检查同样显示X-body治疗不会造成组织学改变。 在成药性方面, X-body易于表达组装,且体外稳定性高,将X-body置于37℃环境下一周仍未见明显变质。在药代动力学方面,X-body具有与IgG相当的血清半衰期等药代动力学参数。因此X-body在癌症和感染疾病靶向治疗方面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梁跃霞和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鑫副研究员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宏恺研究员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付蓉主任为本文通讯作者。该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www.thno.org/v12p77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