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5 日,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新开课程《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开启第三讲。本次课程邀请到南开大学英才教授、人工智能学院院长、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会士赵新教授,以“活体细胞精准操作机器人技术提高克隆成功率”为主题为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带来一堂精彩课程。
课程开始,赵新教授以其科研团队的重大成果——“全球首次机器人操作克隆猪”为引,向同学们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体细胞核移植的概念及其在细胞治疗、器官移植、农业育种、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他还通过视频展示了机器人精准操作卵细胞实现核移植的过程。在谈到农业育种领域中体细胞核移植成功率偏低这一世界性难题时,赵新教授强调:我们不能只注重提高机器人操作的成功率,还要关注操作后细胞的成活率和能够发育成囊胚的成胚率,只有做到每一步都比别人更成功,才能够解决问题,实现突破。”
接下来,赵新教授详细介绍了他的科研团队历经十余年的艰苦攻关,最终实现利用机器人技术精准操作活体细胞的艰难历程。他指出,团队的研究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实现整个操作流程的自动化,而不仅仅是单一流程的自动化;二是提高克隆的成功率,模拟人工操作技巧,不断优化各种参数,最大限度地提高机器人操作的精度。赵新教授从人工智能的角度,将问题分解为操作机器人拨动细胞、刺穿细胞、吸取遗传物质、注入遗传物质四个关键步骤,并分析了其中的数学物理模型。通过优化机器人精准操作实现了每一步突破,为同学们带来了全新的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法。
同学们对课堂内容反响强烈,踊跃提问。赵新教授耐心地解答了每一位同学的疑问。他鼓励生科院的同学们立足创新创业、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夯实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南开力量。课堂中所蕴含的数理思维和机器人操作,不仅让生科院的同学们深深感受到了人工智能的独特魅力,也让同学们深刻领会到了人工智能与生物学科的交叉融合对生命科学发展的巨大贡献。
据悉,《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是生命科学学院2024 年新开设的课程,面向全校研究生。本学期将邀请10位校内外知名教授和专家授课,致力于构建“三维融通、五育并举”的贯通式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实现“古今贯通”“中外融汇”“文理交叉”的课程目标,为我校不同专业的研究生提供丰富的跨学科学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