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红色印记,赓续精神血脉 ——王淑芳教授实验室师生-济南社会实践报道

发布者:王一涵作者:胡伟珍发布时间:2025-04-28浏览次数:10

2025419日,探寻红色印记,赓续精神血脉社会实践队在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淑芳教授的带领下前往山东省济南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参观交流与实地探访,将专业学习与红色教育深度融合,于齐鲁大地感悟红色精神。

19日上午,在王淑芳老师带领下,实践队成员赴课题组培养的优秀博士毕业生、现任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副教授张琳的科研团队开展学术交流王老师结合实验室研究方向与成果,以多年组织工程科研经验为同学们解惑答疑,明晰未来研究路径,并展望两校深化合作前景。此次学术交流既加深了同学们对学科前沿的认识,更强化了新时代科研人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使命意识。

随后,大家参观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的实验室和仪器平台。实验室先进的科研设备、严谨的实验环境以及科研人员专注的工作状态,使本次“访校脱岗”活动突破传统参访框架,升级为贯通“理论认知-场景实践-岗位认知”的立体化教育载体。


学术交流结束后,师生一行赴济南解放纪念地——解放阁参观。解放阁矗立于1948年济南战役攻城突破口旧址,见证了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全城解放的历史时刻,是革命精神的象征。阁基东侧《解放济南战役革命烈士纪念碑》镌刻着3764名烈士英名,铭刻着那段烽火岁月。师生伫立于此,深切感受到:城市变迁中,历史记忆永不褪色。这片浸透热血的土地,以无数生命换来胜利曙光。众人感慨:解放阁不仅是汉白玉与大理石构筑的丰碑,更是信念与血肉铸就的精神长城,时刻警醒吾辈铭记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豪情。


实践队还来到位于五龙潭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邓恩铭烈士的雕像瞻仰雕像以汉白玉呈现,王尽美持《晨钟报》、邓恩铭握《共产党宣言》,还原二人1921年投身建党、传播马列的思想原点,凸显齐鲁革命火种发端地位。

大家在雕像前肃立默哀,轻声诵读邓恩铭狱中绝笔:“不惜惟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字句铿锵,仿佛穿越百年风雨,直击人心。在这里,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为实现理想和信念不惜牺牲一切的大无畏精神。在两位烈士的雕像前站立,大家的思绪直接拉回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从浙江嘉兴的载着十三人的南湖红船到今天拥有九千多万党员的巍巍巨轮,党员人数发生变化,不变的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不变的是千千万万党员同志肩上的责任与担当。


行程最后一站是山东美术馆的“画述百年”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展。展览分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投身大革命洪流”、“全民族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全国性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四大板块。每一幅作品背后都有一个生动鲜活的党史故事,直抵人心,令人过目不忘,既是对革命年代的缅怀,也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歌颂。通过观看这些作品,大家更为直观地感受到了今日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应当倍加珍视。

济南之行,既是对齐鲁红色文脉的溯源追忆,更是面向未来的精神赋能。在这里,科技与人文交织,共同勾勒出一座城市的红色图谱。正如五龙潭的松柏长青,英烈精神亦将根植于心,指引新时代青年在复兴之路上赓续星火,勇毅前行。

据悉,未来探寻红色印记,赓续精神血脉社会实践队将继续开展一系列红色主题实践活动,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传承红色基因以红色精神为不竭力量之源,坚定理想信念,继承先辈遗志,铸造青春之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