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读书节”专题讲座引领知识与实践新思潮

发布者:王一涵作者:发布时间:2025-05-12浏览次数:10

(通讯员孙浩宇赵可欣)为充分发挥“五老”赓续文脉、培根铸魂的独特优势,5月8日,生命科学学院邀请天津市教育系统“夕阳红”报告团专家、天津大学原社会科学与外国语学院社会科学系主任王新农教授来校开展“阅读知无知,笃行方致远”生科“读书节”专题讲座生命科学学院第四十八期党校学员及本科班团支部代表共同参加。

在阅读专题分享中,王老师将理论学习与党性修养相结合,指出阅读是党员干部提升政治觉悟、深化理论认知的重要途径。他提到不同书籍对思维的启发,如物理学书籍中蕴含的辩证思维、文学作品里展现的人文情怀。同时,他重点推荐《人类简史三部曲》等书籍,鼓励大家以阅读拓宽思维格局,在学习中不断发现知识盲区,保持终身学习的政治自觉。

谈及文化传承,王新农老师以敦煌石窟的历史故事为切入点,深刻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他强调,文化素质是中国人的重要标识,更是凝聚民族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石。在全球化背景下,青年学子要自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弘扬者,从文化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增强文化自信

在社会发展与个人成长关系的探讨中,王老师立足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2029年重要历史节点,深入分析新时代青年学子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他引用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引导大家辩证看待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号召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主动担当作为,警惕“躺平”“异化”等消极思想,将个人价值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

针对能力提升方面,王老师提出“自由探索与系统学习结合”的理念,强调既要赋予学习主体充分自主性,又要强化政治理论、人文社科与数字素养的全面提升。他结合自身乡村建设研究与社会学实践经验,生动诠释“笃行方致远”的深刻内涵,鼓励将理论学习成果运用到实际行动当中

讲座最后,王新农老师勉励大家在阅读中深化理论武装,在实践中实现个人价值,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薪火相传映初心,银龄生辉启新程。生命科学学院立足“大思政”育人格局,持续深耕关工委育人路径。未来,生命科学学院将继续厚植银龄育人沃土,让红色基因在代际对话中焕彩,让学术薪火在知行合一中永续,奋力谱写新时代“五老”助力青年成长的南开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