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强化人才培养核心支撑,生命科学学院于近日召开2025级本科新生班导师致聘仪式暨座谈交流会。学院党委书记谢桂玲、党委副书记王兰,优秀班导师代表张鸿儒、王树景,2025级新聘任班导师及全体教职工代表参会,为学科育人体系建设与长远发展谋篇布局。
会议伊始,王兰从学院育人工作全局出发,系统阐述班导师工作的核心定位与要求。她指出,班导师是联结学院与学生的重要纽带,更是引领学生成长的关键力量,需以高政治站位践行育人使命,助力学生明晰学科发展方向与个人成长路径,以言传身教培育学生正确世界观,为学院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夯实基础。
往届优秀班导师代表依次分享实践经验。张鸿儒结合育人案例强调,需充分重视大学阶段学习的自主性特征,通过组织高年级学生结对辅导等举措,帮助新生平稳度过一年级适应期;王树景则从学科竞争力提升角度提出建议,主张学院通过强化隐性支持与显性关怀,加大生物学科培养优势的宣传力度,增强学科对学生的吸引力。
辅导员赵可欣结合前期学情调研与数据分析,详细介绍2025级学生整体情况,涵盖强基班、卓越班的生源特质与专业意向分布,同时客观梳理新生在心理适应、学业过渡中存在的潜在问题,为新学期育人工作提供清晰参考。
结合学生发展实际与学科建设需求,谢桂玲书记对全体班导师提出明确工作要求:针对拔尖班首次实现物理、化学、生物同招且半年后将启动二次分流的情况,需重点引导学生建立生物专业认同,通过学科优势宣讲、个别谈心谈话、主题班会等形式争取优质生源;要全方位落实学生关爱举措,重点关注存在心理困扰、生活困难的学生群体,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后续要持续推进心理测评跟进、专业分流引导、学生成长关爱等工作,并定期组织专题培训,不断提升班导师的育人能力。
会议最后,谢桂玲书记为5位新聘任班导师逐一颁发聘书。新任班导师代表刘祥表示,将以往届优秀班导师为标杆,始终以学生需求为中心,深耕心理关怀与专业引导领域,助力新生平稳度过入学适应期。
据悉,此次会议既是生科院强化育人队伍建设的关键举措,也是推动“三全育人”工作走深走实的具体实践。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班导师制度改革,通过“定期培训、经验共享、考核激励”三维机制优化育人工作;目前,2024级、2023级、2022级班导师调整与能力提升专项工作已按计划陆续推进,逐步构建“覆盖全年级、贯穿全周期”的育人体系,为打造生命科学领域一流人才培养高地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