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2025年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全球总决赛在法国巴黎落下帷幕。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团队NKU-CHINA凭借卓越的创新能力与扎实的科研素养,从全球顶尖高校队伍中脱颖而出,成功摘得金牌。这是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团队在该项国际赛事中第四次荣获最高荣誉,再次彰显了学院在生命科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的深厚积淀与卓越成果。

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作为合成生物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赛事,始终以推动全球青年科学家在跨学科协作中解决世界难题为宗旨,每年吸引全世界众多高校参加。本届iGEM全球总决赛在法国巴黎举行,来自于全球的400余支队伍进入决赛争夺,参赛人员超过5000人。
今年,南开大学代表队(NKU_CHINA)的参赛项目是“An active engineered living therapy (ELT) targeting neuroinflammation was systematically designed through the gut-brain axis system”(针对神经炎症的工程化活体疗法)。团队基于当前AD治疗中神经炎症机制不充分、单一生物标志物响应局限等临床困境,设计并整合出一套基于“与门”响应的精准调控策略。项目的创新性在于构建了一个可同时响应肠道内两种AD相关信号——活性氧(ROS)与三甲胺(TMA)的“与门”逻辑电路,并且干实验团队通过多尺度计算模型,对该电路的响应阈值、动态行为及药代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系统模拟与优化。该设计突破了传统方法依赖于远距离脑内生物标志物的药效学限制,实现了在肠道局部对疾病状态的智能识别与响应。同时,这种感知-计算-驱动设计的理念有望成为一种适用于创新预防和治疗AD策略和其他疾病的平台技术。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iGEM团队此次夺冠,不仅是对团队成员科研能力、项目设计与实践转化水平的高度认可,更是学院长期坚持以赛促学、以赛育人教育理念的生动体现。自首次参赛以来,学院iGEM团队已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整合优质科研资源、搭建国际化交流平台,持续为学生提供从基础研究到应用转化的全链条培养,先后四次在全球总决赛中斩获金牌,成为中国高校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创新人才培养的标杆力量。

本届iGEM团队由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喻其林教授担任指导老师,微生物系多位教授担任辅导老师,代表队注册队员26人,其中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2人、大四学生4人、大三学生13人,大二学生3人。学生赴法国参赛得到南开大学伯苓学院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大力支持。
“回顾整个赛程,我们的成功主要源于三个关键因素。首先是学校与学院作为我们最坚实的后盾,给予了我们无条件的支持;其次是整个团队在备赛期间全力以赴的付出,无数个日夜的反复打磨,才换来了决赛答辩现场的从容;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每一位队员的精诚协作,无论是前方队员在会场上的完美呈现,还是后方战友提供的强大支援,我们都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奋斗。”南开大学代表队队长、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朱至易说。
此次载誉归来,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将进一步总结经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依托学科优势与科研平台,鼓励更多本科生参与前沿科学探索,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青年的科研风采与创新活力,为国家生命科学事业发展培育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