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服务科技发展前沿,生命科学学院设立了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两个本科专业,同时开设有生物伯苓班和生物强基班,致力于为国家生命科学领域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
一.生物科学(“国家基础生物科学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现代生物学理论基础、精湛的应用实践技能、卓越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毕业生既可继续攻读生命科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生学位,也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基础研究与教学工作。同时,毕业生能够在生物医药、生物工程、环境保护、现代农业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胜任研发、管理等工作,成为推动生命科学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生物技术(“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特色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现代生物技术理论基础,在生物医用材料研发、组织工程应用、微生物发酵工程等前沿领域获得深入的专业训练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毕业生可选择继续攻读生物技术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生学位,也可在生物医药、生物化工、检验检疫等领域的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及高新技术企业从事技术创新、产品研发、项目管理和市场运营等工作,成为推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三.生物伯苓班/生物强基班(“拔尖计划2.0”、“强基计划”)
伯苓班和强基班采用“导师制、国际化、小班化、个性化”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学科交叉、科教融合、本博贯通”的办学特色。着重培养学生的学术洞察力与前瞻性思维,使其能够准确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在生命科学及生物医药交叉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通过全方位的学术训练,为培养未来生命科学领域的领军人才和学术大师奠定坚实基础。
2020年,响应中国科学院与教育部“科教协同育人行动计划”,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共建“邹承鲁菁英班”,“菁英班”试行“2.5+1.5”培养模式,前5个学期在南开大学进行学习,第6-8学期赴生物物理研究所开展科研实践训练,同时邀请研究所优秀科研人员来校授课,开设“生物信息学”、“神经生物学”等多门专业课程。
2019年,试点生物学科本-博贯通创新人才培养,采取“3+1+X”的模式,1年为本-博衔接阶段,X为博士修业年限。本科阶段第四学年,启动研究生课题研究,并修读研究生课程,享受研究生待遇和优秀生源奖学金。